据1985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 中国保存下来自南朝宋至1949年的方志有8200余种, 11万卷, 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左右。但是, 在近代由于各种原因, 这8200多种方志有相当一部分, 也与中国人创造的其他文物一样, 通过各种途径, 流散海外。可以说, 百年近代史是中国文化典籍包括地方志在内流散最为严重的时代。
其中流散美国的中国方志的特点是数量大、种类多、版本精, 涵盖中国各个时代各个区域, 体例涉及各个类别。有些方志国内无存, 有些仅存其目。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也是海外收藏中国古籍最多的图书馆, 而该馆收藏的中文古籍以地方志书最为有名。20世纪40年代, 朱士嘉利用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之便, 编纂《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地方志目录》, 记录流散该馆的中国方志2939种, 56989卷, 罕见本80多种, 如清代名家戴震编纂的《 (乾隆) 汾州府志》、孙星衍编纂的《 (乾隆) 汾州志》、崔述编纂的《大名县志》、钱大昕编纂的《 (乾隆) 鄞县志》、洪亮吉编纂的《 (乾隆) 淳化县志》、章学诚编纂的《 (乾隆) 永清县志》等。中国方志流散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版本较全, 如《上海县志》有7种版本, 《婺源县志》有7种版本, 《山阳县志》有5种版本。美国国会图书馆有402种方志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均没有收藏的, 如绍兴府《狱中杂识》手抄本, 清康熙年间修纂的《浒墅关志》[1] 。
美国许多大学图书馆也都收藏有中国地方志。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收藏的中国方志大都为清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印本, 其中明刻《四镇三关志》、《 (天启) 成都府志》、清翁同龢批点的《 (康熙) 常熟县志》为国内罕见本。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中国方志以苏、浙、豫、冀、鲁、晋等省志为多。华盛顿大学远东图书馆和明尼苏达大学东亚图书馆主要收藏川滇方志。加利福尼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以收藏中国沿海地方志而闻名。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有1650多种历代方志, 其收藏的《山东乡土志》为海内外的罕见珍本, 具有版本和文物价值, 是中国方志系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中国方志流散美国的途径是多样的, 主要是捐赠、官方收集等。
捐赠者既有政府, 又有传教士和基金会;既有外国籍的著名汉学家, 又有中国籍的华裔学者和友好人士。
南北战争结束后, 美国意识到政治的扩张、经济的掠夺已经不能主宰世界了, 文化和文明的冲突与交融的时代已经到来。而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为真正诠释中国传统思想,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从1867年始, 美国政府三次主动向清政府提出以种子交换书籍的请求。1869年6月, 清同治皇帝将《皇清经解》、《五礼通考》、《性理大全》等10种130函书籍回赠美国。1902年, 哥伦比亚大学斯塔尔东亚图书馆成立, 慈禧太后将《古今图书集成》5000余册图书捐赠于该馆。1904年, 中国参加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书展, 展后清政府将参展的177种1965册图书全部转赠美国。1908年, 清政府为感谢美国退还“庚子赔款”, 回赠给美国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一部5044册, 其他精品古籍1900多册, 并且派遣特使唐绍仪带到华盛顿。清政府捐赠美国的这些图书就包括不少地方志书。
个人捐赠也是地方志书大量流散美国的重要渠道。柏克莱加州大学为美国西部“中国研究”的重镇, 1886年, 著名英籍汉学家傅兰雅执教于此, 将其在华所搜集的2000余种明清刻本悉数捐赠于柏克莱。20世纪初, 华人学者江亢虎继傅氏之后任教柏克莱, 也将个人收藏的1000余种中文古籍全部捐赠给柏克莱, 为该校1947年正式成立东亚图书馆打下了基础。1878年, 中国第一位留美毕业生容闳将《古今图书集成》一套捐赠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1901年, 美国国会图书馆获得中国学家柔克义捐赠的大批方志。
美国官方收集中国方志, 主要是通过公使、领事、传教士、商人和买办委托行家代为收购、采购。
美国收购中国方志, 不但每年有专款作保障, 而且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1843年, 美国首任驻华全权公使顾盛来到中国。美国通过顾盛收购1000余册图书, 且大部分为方志, 1845年运回美国。20世纪初, 美国农业专家施永格到中国研究柑橘, 随后向美国国会提出收购中国方志的建议。1916年由美国国会图书馆提供一切费用, 施永格作为全权代表, 在中国各地广泛收购中国方志。施永格通过张元济等版本目录学家, 从广东、上海、北平等地书商的手中, 为国会图书馆购买省、府地方志共413种, 从此奠定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中国地方志的基础。美国国会图书馆1933年经当时任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的王文山, 收购了山东高鸿裁收藏的118种山东地方志。
美国收购中国方志十分舍得花大价钱, 对有收藏价值的地方志书, 不论价格多么不菲, 都会毫不犹豫地予以购买。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洪业、裘开明、顾廷龙等在北平书肆代为哈佛大学图书馆选购中国地方志和古籍, 获得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好本子。现今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善本书和方志, 大都是那一时期收藏的。当时洪业制定燕京大学图书馆图书采购的方针是:“凡是燕京大学图书馆采购的中文、日文和朝鲜文的图书, 一式两份, 另一份就给哈佛大学;遇到采购善本书, 因为哈佛有钱, 就替它买了, 而影印一份予燕京大学图书馆收藏;有研究和收藏价值的不见于市场, 于是设法影印两份, 一份给燕京大学图书馆, 一份给哈佛大学。”[2] 七七事变后, 哈佛燕京等处, 凡方志书只要为其目录所无者, 任何高价, 均必购置。如明本《肇庆府志》10册, 书贾700元购得, 燕京以1200元得之[3] 。
近代中国方志流散美国还有一大部分是从日本辗转流入的。日本自隋唐以来就注重与中国文化的交流。明治维新后, 日本加紧对中国文化的侵略, 尤其是清末至抗战胜利前, 日本靠收购、掠夺等方式将大批方志运回国内。中国方志流散日本的有4000多种, 是中国方志流散海外最多的国家, 仅庆义塾大学图书馆就收集各种中国地方志2111种[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作为战败国, 经济陷入低谷, 美国及时与日本书商联系, 收购了大批从中国流入日本的古籍善本, 尤其是方志图书, 如日本蒹葭藏书的明万寿堂刊本《大明一统志》90卷。美国利用国际信息资源共享和缩微复制技术, 从日本复制缩微大量中国地方志。如哈佛燕京图书馆对东京内阁文库的中国方志进行复制缩微胶卷。
近代中国方志不仅大量流散美国, 而且还流散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等国家。但由于各种原因, 至今我们都无法完全知晓中国地方志究竟有多少种多少卷流散于多少国家。因此加强地方志文献资源建设刻不容缓。
(1) 要依法加强地方志工作。编纂地方志坚决贯彻执行《地方志工作条例》, 做到存真求实, 确保质量, 全面、客观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2) 要尽快出台呈缴法, 将国家指定的图书馆 (方志馆) 与出版单位及个人之间的呈缴本送缴关系纳入我国法律的调整范围, 建立更为科学、严格、有效的缴送机制和奖惩制度。还要借鉴国外呈缴本制度的模式和办法, 如志愿寄存和捐赠制度, 加强方志文献资源建设, 确保志书种类的齐全。
(3) 要建立健全地方志书文献资源征集网路。在现今购书经费严重紧缺的情况下, 各省市公共图书馆 (方志馆) 等要从战略高度出发, 加大对方志的收藏力度, 以有限的资金用于无限的价值收藏上, 尤其是要注重对内部出版的方志的收藏。因为一般内部出版的方志的印数较少, 又不公开发行, 通过中国出版物联合征订目录等收藏渠道一般不易得到。这就需要图书馆、方志馆等部门加强与省、市、县、乡镇及村的方志部门的联合, 加强信息沟通, 也需要具体工作人员提高收藏志书意识, 改善工作方法, 开拓征集渠道, 保证方志收集齐全。随着方志形式的变化, 还要将方志电子出版物的收藏作为文献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4) 要加大地方志开发利用工作。注重培养既懂文献知识, 又熟练掌握计算机现代化技术, 还能耐得住寂寞的复合型人才, 充分利用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 对志书进行数字化处理。编制各种专题数据库, 实现在线查询、借阅、复制。同时请专家、学者对古方志的内容, 如版本、编纂年代、提要、内容、编纂者、题跋者、时代背景、人名、地名等方面进行深度阐述, 编制人名、地名、主题等索引。这样既能保护文本书籍, 也便于读者使用方志。
(5) 要充分利用国际馆际互借信息资源共享的成果以及我国开展的“中华再造善本工程”, 争取将中国所有的方志收集齐全完备。利用海外图书馆编纂的各馆收藏的地方志目录, 如《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地方志目录》、《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日文目录》、《日本主要图书馆、研究所所藏中国地方志总和目录》等编纂一部《海外收藏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全面反映我国历代纂修方志现存的收藏全貌, 并存佚兼收, 对中国方志流散海外的情况作出全面的总结。还可按图索骥, 将国内无存或仅存其目的孤本、善本进行缩微复制, 或者照原貌复制, 弥补国内方志缺藏和版本的残缺。
(6) 要加大流散海外方志的投资回归和文物拍卖竞价回收力度。2002年, 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与文博界专家、社会知名人士等共同创设“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 显示了国家和社会团体投资回归流散海外古籍包括地方志的支持与力度。随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日趋成熟, 拍卖市场已成为中国文物回流的重要渠道, 图书馆、方志馆要抓住这一时机, 力争使更多流散海外的地方志回归。还要积极加入文物保护国际公约, 并依据国际公约, 坚持追索历史上流散海外的文物古籍以及古方志。
(7) 要遏制古方志文献的再流失。在文物古籍走私猖獗的今天, 我们在加大古方志回归的过程中, 也要加强防范意识, 加强监督和管理, 以防止古方志的再流失。
(8) 要重视对方志资源的保存。古方志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它的完整保存需要适当的温度、湿度, 还要防虫、防蛀、防水、防火、防盗、防尘等。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为保存古方志, 将方志摄成胶卷, 复制一份, 把底片储藏在专门建造的一年四季保持恒温恒湿的花岗岩石纪录库中。我们也要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 保护好古方志这一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参考文献
[1]朱士嘉.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地方志目录[M].美国政府印刷局, 1942.
[2]盛仰文.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5.
[3]谢兴尧.堪隐斋随笔.书林逸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5.
[4]巴兆祥.日本大学图书馆中国地方志调查记[J].中国地方志, 200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