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刘佳、高彩云:新疆地区察合台文古籍保护与整理研究
上传日期: 2018-04-18 作者:刘佳、高彩云

  察合台文是指13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通用于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的一种语言文字。察合台文古籍是指用察合台文撰写的1949年之前的古籍文献[1]。察合台文古籍承载着新疆地区近700年的历史文化, 这段民族与宗教的交融史给后人研究新疆以及中亚地区古代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察合台文古籍多为手稿或抄本, 内容涉及文学、医学、宗教、社会、历史等方面, 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社会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为了更好地完成“北京地区察合台文珍善本保护整理研究”项目, 项目组对新疆地区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调研, 踏访新疆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两地相关文化机构8个, 对新疆地区察合台文古籍的保护、整理、研究工作进行调研, 基本了解和掌握新疆地区察合台文文献的分布、数量、保存和数字化情况, 对整理北京地区察合台文文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新疆地区察合台文古籍文献整体概况
1.1 各机构馆馆藏察合台文古籍基本情况
1.1.1 文献数量

  新疆乌鲁木齐市察合台文古籍文献的存有量是相当可观的, 各个机构馆里的察合台文古籍文献在其馆藏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献方面所占比例都相当高。吐鲁番市察合台文古籍文献的存有量较少, 之前存有察合台文古籍文献的机构表示其资源都已在早年间统一交付给乌鲁木齐市相关机构部门, 作统一管理, 具体收藏情况见表1。

  表1 各调研机构馆藏文献数量情况表  

  [表1 各调研机构馆藏文献数量情况表]

  1.1.2 珍贵文献年代及主要来源

  (1) 察合台文古籍历史悠久, 基本集中在13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之后不再沿用, 最早成书年代经确认约在14世纪初期, 新疆地区各馆收藏的察合台文古籍最早成书年代都集中在14-15世纪, 其中能够确定的是“新疆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办”最早的察合台文古籍在1510年, 新疆地区收藏察合台文古籍仅从最早年代可见其珍贵程度。

  (2) 新疆地区察合台文古籍文献搜集的主要来源大多是民间搜集、征集或收购, 其中新疆社会科学院以80年代为分割线, 80年代之前从民间搜集的察合台文古籍文献被存放在其历史研究所和宗教研究所中, 之后搜集的察合台文古籍文献被存放在其图书馆中, 分别进行保存。

  1.1.3 收藏文献特点

  (1) 文献数量多。新疆是我国察合台文古籍保存数量最多的地区, 全疆注册登记的察合台文古籍有5 000余册, 仅新疆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办一处察合台文古籍就多达2 800余册, 再加上乌鲁木齐市其他几个机构馆的馆藏, 乌鲁木齐市存有察合台文古籍文献多达4 000余种, 占全疆察合台文古籍总数的80%左右, 其余少量的察合台文古籍现存于新疆伊犁和喀什等地区, 或散落在民间。

  (2) 文献种类丰富。我国新疆地区的古典文献中, 用察合台维吾尔文书写的文献不仅数量最多, 内容也是包罗万象, 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军事、语言、民俗、音乐、美术、医学、经济、生产等都有涉及。在察合台文使用的几百年, 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和科学家, 留下大量的文献资料, 种类齐全让有关人员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和研究古代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生产各方面的情况。

  (3) 文献分布地域广。新疆地区除政府机关和科研单位有统一收集保护的察合台文古籍外, 新疆全疆境内仍散落着少量有价值的察合台文古籍文献, 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尤其偏远地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些搜缴的甚至可能被销毁。

  1.2 各机构馆馆藏察合台文古籍保存条件

  察合台文古籍是我国宝贵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源, 古籍保存的环境条件是影响古籍保存质量重要因素, 国家对古籍保存也有相关的标准, 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制定的《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和《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2]。新疆地区各机构馆中察合台文古籍保存情况各不相同。书库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条件以及古籍存放装具的有无及质量、防虫霉条件, 都是影响古籍保存寿命的重要因素[3], 见表2。

  表2 各机构馆藏文献保存条件情况表

  [表2 各机构馆藏文献保存条件情况表]

  1.3 各机构馆馆藏察合台文古籍研究情况

  新疆地区对察合台文古籍的研究最早, 成果也最为丰富。其对察合台文古籍文献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3.1 察合台文古籍文献书目摘要

  (1) 书目信息。书目信息可以说是察合台文古籍文献研究工作的基础, 调研结果显示调研区域内各机构馆均已做或正在做目录工作。但整理出来的目录只有少数部分被公开发表, 剩下的大部分目录还仅限于馆内研究人员整理使用。 (2) 古籍提要。古籍提要无疑是给单调的目录信息锦上添花, 古籍文献若能配上精炼的内容摘要, 可为人们研究古籍提供重要的参考。新疆古籍办在整理书目及编写摘要方面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

  1.3.2 察合台文古籍珍贵文献再版和译版

  (1) 珍贵文献的再版。察合台文古籍文献的再版是察合台文古籍整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 新疆社科院历史所整理出版了现代维吾尔文版的《伊米德史》、《安宁史》、《和卓传》、《塔兰旗史》和《东方舞史》等;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的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也在进行着察合台文古典名著的再版工作;新疆民委古籍办的察合台文珍贵古籍文献《纳瓦依作品全集》的整套再版工作也备受关注。

  (2) 珍贵文献的译版。察合台文古籍的汉译, 最有利于宣传推广。新疆民委古籍办正在着手把察合台文珍贵古籍文献《纳瓦依作品全集》翻译成汉语, 让更多的人读懂这位15世纪伟大诗人艾力西尔·纳瓦依的优秀作品。

  1.3.3 察合台文语言研究

  研究少数民族古籍必然要研究古籍文献的语言文字, 察合台语是现代维吾尔语的前身, 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是专家学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新疆大学人文学院阿不力米提·艾海提的维语专著《察合台维吾尔文》和早前出版的维语专著《察合台语》。

  1.3.4 察合台文相关的其他研究

  地域和语言的优势使新疆本土对察合台文相关的研究从未停歇,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设有察合台语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点, 近年人文学院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对国内察合台文古籍文献以及其他相关研究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海热提江·乌斯曼老师发表的维语专著《维吾尔文学史》;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的汉语专著《维吾尔文学史》;再米尔老师主要致力于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中的诗体和波斯文学的影响;阿热法提·艾山的硕士论文《维吾尔古典文学中的阿鲁孜韵律》;阿不都热依木·热合曼等研究人员正在着手做关于察合台语时期的契约文书研究课题。

  1.4 各机构馆馆藏察合台文古籍数字化情况

  古籍数字化是抢救和保存古籍的现代技术, 是把这些珍贵古籍留存并传承下去的最好方法, 是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然而, 新疆地区各机构馆文献研究及数字化进展情况并不理想, 见表3。

  表3 部分调研机构馆藏文献研究及数字化情况调查表

  [表3 部分调研机构馆藏文献研究及数字化情况调查表]

  以上各馆除新疆自治区图书馆对馆藏察合台文古籍进行了初步的数字化工作, 包括对古籍逐本全文扫描拍照, 与专业公司合作, 由馆员负责元数据录入工作, 公司负责扫描拍照, 并按照制定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著录格式, 新疆自治区图书馆下一步要搭建网络平台及基于平台的数字化服务工作。其他几个机构馆察合台文古籍数字化程度并不高, 有的仍处于拍照等起步阶段, 有的数字化工作尚未开始。

  2 新疆地区察合台文古籍整理与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国家扶持力度不够, 经费不足

  经费紧缺和国家扶持力度不够是新疆地区各机构馆遇到的普遍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政府拨款逐年增加, 但是面对古籍文献这一特殊资源, 其场馆硬件设施、整理保存、修复保护、人才培养和古籍数字化等大量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 而目前的资金投入还远远解决不了这些实际问题。

  2.2 相关人才严重匮乏

  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新疆地区整理研究察合台文古籍文献的最大难题, 直接影响了察合台文古籍的保护整理研究以及数字化的进度, 很多工作难以开展, 人才匮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缺乏察合台文基础性人才

  在此基础性人才指的是精通察合台语的人员, 虽然察合台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着相似之处, 但还是需要经过专业语言学习的人员才能看懂察合台语。整理目录、数字化、研究文献甚至修复察合台文古籍等工作都要以看懂察合台语为基础。新疆地区各机构馆中此类察合台文基础性人才的缺乏导致馆藏察合台文古籍因为无人看懂而无法分类, 更谈不上后续工作的开展, 甚至某些地区由于基础性人才的缺乏导致一部分察合台文古籍文献至今仍然散落在民间而无人识。

  2.2.2 缺乏察合台文古籍修复人才

  古籍修复工作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术, 目前全国范围内古籍修复人才都是相当紧缺。由于古籍修复工作性质的局限性, 一本书的修复需要的时间较长, 即便某些机构馆有一两位古籍修复人才, 但是面对大量的察合台文古籍文献, 修复进度也是相当缓慢。目前新疆更多的机构馆对馆藏察合台文古籍文献只能做到收藏, 而无人修复。

  2.2.3 缺乏察合台文古籍数字化人才

  古籍文献数字化从扫描图像到刻录成光盘, 古籍编目, 古籍文献全文数字化, 发展到现在古籍数据库的建立。很多汉文古籍, 以及藏文、蒙古文古籍已经历了这几个阶段的发展并实现了数据库的建设, 而察合台文的数字化程度还很落后。新疆地区察合台文古籍文献数字化的进程非常缓慢, 大多数机构馆都还未开始数字化, 开展数字化工作的机构馆也只是停留在制作书目和拍照阶段, 究其原因主要是察合台文古籍数字化人才的缺乏。

  2.2.4 缺乏察合台文研究人才

  察合台文研究型人才不仅要精通察合台文, 而且要有长期从事察合台文古籍文献研究的经验, 此类人才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是极度缺乏的。因此导致新疆地区察合台文古籍文献的研究成果不多, 只有新疆大学和新疆社科院极少数研究人员致力于察合台相关文献的研究。

  2.3 馆际交流欠缺

  新疆地区各机构馆之间是相对封闭的, 各馆之间对察合台文古籍文献的整理进度以及数字化的进程互相都不太清楚, 沟通不畅导致各机构馆的优势资源不能实现共享, 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新疆地区研究察合台文古籍的工作是独立的, 没有形成为一个体系。

  2.4 基础设施不完备

  新疆地区的各机构馆整体上存放古籍的条件差强人意, 除新疆自治区图书馆和新疆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办的保存条件相对较好外, 其他机构馆古籍存放条件相对简陋。建筑、温湿度、空气质量、照明、防紫外线、消防与安防等要求对古籍文献存放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利的存放条件会加速珍贵古籍文献纸张的老化变质, 甚至最终成为残片。

  3 对策建议
3.1 引进急缺人才, 注重人才培养

  新疆地区各类人才匮乏是制约察合台文古籍开发、利用和研究的主要因素, 现有人才资源远远达不到古籍整理、修复、研究的需要。各级政府应特别对新疆地区察合台文古籍文献研究多给一些关注与扶持, 牵头组织开展古籍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对于紧缺人才采取优惠条件直接引进的方式, 尽快补上人才缺口, 才能保证察合台文古籍工作的正常开展。

  3.2 加强馆际合作, 充分利用资源

  新疆地区馆际间缺少沟通和合作, 在现有人才紧缺、资金紧张, 文献修复、整理、数字化任务重的现实情况下, 有限的各种资源没能相互整合以发挥作用。因此在新疆察合台文古籍乃至全国的古籍工作中都应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现有资源, 避免古籍保护、整理和出版中出现业务重复、资源浪费等问题, 提高古籍保护效益。利用各单位馆藏目录或文献数据库, 运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进行文献合作采集或分担收集工作, 联合编制目录或建立计算机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建立程序化的文献检索、馆际互借系统等。

  3.3 利用先进技术, 加快古籍数字化进度

  新疆地区察合台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落后, 可以说基本没有实现数字化, 这也就使得古籍文献数字化这一保护措施迫在眉睫。古籍数字化是目前古籍保护的重要途径, 古籍文献数字化不仅保护了古籍文献, 还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和古籍的利用率, 实现了古籍文献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传承。察合台文古籍的数字化, 目前首先应建立电子目录, 各机构馆应把自己馆藏珍贵的古籍目录整理出来, 接下来全文扫描, 即使没有来得及修复, 也可以完整留下古籍影像, 进而建立古籍数据库平台等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措施。

  3.4 重视古籍研究, 加强科研力度

  我国察合台古籍文献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 其研究工作主要是1950年以后, 随着国家对古籍保护和整理的重视, 近几年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 但现有研究成果的水平和数量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因此, 应进一步加大对察合台文古籍研究的重视, 对科研人员加大扶持, 争取多出精品, 开发并宣传我国珍贵的察合台文化资源。

  3.5 加快收集力度, 抢救珍贵古籍

  新疆各地区大部分察合台文古籍文献近年来都已上交或搜集至乌鲁木齐各机构馆, 但依旧还有少部分察合台文古籍散落民间, 其中不乏珍贵版本, 调研时有关机构馆提出由于察合台文已不再使用, 部分古籍不能被识别, 因此可能有部分古籍已被销毁。新疆地区不少专家学者们呼吁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 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甄别, 挑选出察合台文古籍文献上交有关部门。同时, 各收藏馆要加大古籍收集力度, 集中保存、修护, 良好的保存条件也可以增加古籍的寿命。

  4 结语

  此次调研查阅了新疆地区各机构馆中弥足珍贵的察合台文古籍原版, 采访到了察合台文古籍相关专业的多位专家学者, 了解到新疆地区察合台文古籍的整理研究现状, 宝贵的经验将为整理北京地区察合台文古籍文献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此同时, 在调研中也发现了新疆地区各机构馆古籍保存环境简陋、人才匮乏、经费紧缺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新疆地区察合台文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以及数字化的脚步。我们期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察合台文古籍保护工作, 加大投入力度, 增强人才培养力度, 保护好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各个机构馆应共同努力, 进一步做好包括珍善本在内的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古籍保护之路漫漫,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们加入到这一队伍, 利用自身的知识和力量共同努力来挽救这一段濒临消失的文字历史。

  参考文献

  [1]丛冬梅.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研究[J].图书馆学刊, 2014, 36 (1) :20-22.

  [2]周崇润.关于《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的说明[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6, (3) :26-31.

  [3]孟晓红, 周崇润.古籍保存环境两个相关标准的说明[J].图书馆界, 2016, (4) :58-60.